欢迎访问

新闻动态

中山大学肿瘤医院

频道:新闻动态 日期: 浏览:3

  ● 文 / 小芝麻 I ○ 设计 / 春民

微信号:bn55162
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

  嘿~

  你们造吗!

  “

  近日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山大学校长罗俊表示:今年中山大学将全面启动人才改革培养,其中大一新生入读后要先在南校园“浸润”一年。

  消息传出,中大校友的朋友圈就炸了锅!已经在中大就读的学子或者已经毕业的新老校友纷纷留言,希望自己也能回到“南校园”泡一泡。

  

  尽管南校园已有百年历史,是中大的大学文化密码,但或许鲜有人知道,它更早的校区并非在此。

  不知细心的校友是否发现,中山大学从建校初期至今,经过历次更新换代,校徽上一直都有个“钟楼”的图案,这个钟楼在什么地方呢?并非在今日中山大学本部,而是在越秀区的文明路。

  

  中山大学各个时期的校徽少不了的标志物——钟楼礼堂

  

  建校初期的钟楼礼堂

  

  如今的钟楼礼堂——花城君摄于17年2月

  越秀区文明路215号——这里就是世界闻名的中山大学的“源头”所在,且部分建筑一直保留至今。如今它不仅是中山大学旧址,还是广州鲁迅纪念馆、国民党一大旧址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,穿越接近百年的光景岁月,聆听“钟楼上”历史之回响:

  

  这里最初的历史,要追溯到1684年,当时它是清代广东乡试考场(广东贡院),先后产生过6000多名举人,为清末中国四大贡院之一。

  

  1906年,是在贡院旧址上建起的新式学堂办公楼,正门为拱形圆柱廊,楼前半部分为两层,后半部分为一层。整座楼为砖木结构,其外貌似“山”字形。因楼四面上方装置了时钟,故名为“钟楼”,也是中山大学最早的雏形。

  当年的中大旧址校门

中山大学肿瘤医院

  

  当年中山大学在广州地图上的位置

  

  

中大旧址远景图

  如今的本部有一大片“中大草坪”,是所有毕业生毕业照必拍之地,不过你是否知道,这个“草坪传统”在民国时期就已经出现——当年,旧中山大学的占地面积17460平方米,广场中间是一片大草坪,东西两端各有一个大讲台,中有钟楼,左右有教学楼,后有天文台与宿舍等,庞大的西式学府建筑群。

  

  

  中大草坪

  这个时期的中山大学,不仅是一所高校,更是历史变革的重要见证者。

1924年1月20日至30日,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。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,改组了国民党组织,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,形成了“联俄、联共、扶助农工”等重大政策,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,敲响了国民革命的钟声,给中国国民党、中国共产党乃至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。

  

  1927年1月28日,鲁迅从厦门大学到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,在钟楼居住,至3月29日迁居白云路“白云楼”,在钟楼居住两个月。鲁迅在广州共住了八个月,在此期间,写下了杂文43篇、译文10篇、书信180封,整理旧译作《小约翰》一部,旧作《野草》、《朝花夕拾》各一部,校录《唐宋传奇集》上下两册。

  因此,如果你现在前往文明路215号,会发现那儿分别竖着两块牌匾:广州鲁迅纪念馆、中国国民大一大会议旧址——是的,如今的钟楼礼堂已经成为了历史文化景点。

  

  走入已经修缮过的钟楼,里面各色历史陈列品也值得一一品味:

  

  

中山大学肿瘤医院

  

  

  

  

  1924年11月11日广东大学成立典礼,孙中山亲笔题词“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”,后成为中山大学校训。

  所以各位中大人,每年的11月11日,

  请不要再把它当做光棍节了,

  那可是你们校训的生日哦~。

  

  

  

  再现鲁迅先生的生活场景

  

  

  

  纪念馆外盛开的木棉花

  

  文明路上,觅百年贡院遗存、溯“中山大学”之源,听钟楼钟声的时空回响……这片土地的历史沉淀实在太多太多了!如果你热爱中大,推荐你在午后阳光明媚时刻,再次来到这里,听钟声想起,回想昔日校训,重拾读书人飘荡的梦想。来吧,在这一个红棉盛放的时节,带着那一朵青红,重归这片寻梦园。

  温馨提示:

  钟楼.广州鲁迅纪念馆

  每天 9:00-17:00开放, 逢周一闭馆,带有效证件领票进入。

  1.4米以下由家长陪同参观。旧中大天文台 外部免费参观,内部为办公地方,不对外开放。贡院明远楼,免票开放。

  

  花城花语

  WeChat ID:gz-hchy

  带你发现最广州的生活方式

  带你认识最可爱的广州ER

  向你讲述更多角度的广州故事

  长按二维码关注

关键词:中山大学

0 留言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